城市周边很多民宿主会有个尴尬:
客人住过都说“体验很好”“一定会推荐”,但结果是——房间还是经常空着。
问题不在房子,而在 营销动作不到位。
下面 6 个点,可能就是你“满好评却不满房”的关键。

01.
你的“好评”,
没被放大成“流量”
应用建议:
• 把用户好评二次传播到小红书、抖音,而不是只留在 OTA。
• 把评论截图做成“笔记式排版”,配照片或短视频。
• 每周更新 1-2 条“客人真实体验”,长期积累会带来精准流量。
02.
你的“内容”,
只会晒房,不会讲故事
应用建议:
• 内容要从“硬件”转到“体验”。
• 不要说“我有大院子”,要说“朋友们在这里一起做了一场烟火晚餐”。
• 一条内容=一个场景故事=一种代入感。
03.
你的“价格”,
没有制造消费场景
应用建议:
• 设计套餐而不是标间价。
• 套餐关键词:亲子|情侣|闺蜜|团建。
• 场景组合:房间 + 活动/美食 = “划算感”。
04.
你的“朋友圈”,
只会发空房提醒
很多民宿主朋友圈都是“本周末还有房,欢迎预订”,这种毫无吸引力。
应用建议:
• 朋友圈发生活化的点滴:客人笑着摘菜、孩子喂鸡、情侣晚餐场景。
• 每周固定一个“软广”频率,其余时间都是“软生活”,降低广告感。
• 让潜在客人觉得“住你这里,是融入一种生活方式”。
05.
你的“用户二次传播”,
没有被引导
很多客人体验完就走了,照片和评价只停留在他们的手机里。
应用建议:
• 给客人一个分享理由:
• 拍照打卡点(独特背景墙、特制拍照道具)。
• 免费小礼物(晒图打卡送手工零食/纪念品)。
• 话题引导(如:#和孩子的第一次农活#)。
• 客人=免费宣传员,只要你给他们话题和动力。
06.
你的“短视频”,
还停留在环境展示
现在用户习惯通过视频决策,很多民宿主的视频却只是“走一圈房间”。
应用建议:
拍人不拍房:房间是背景,人是故事。
举例:
• “下班后一小时开车到这,就像逃离城市一样。”
• “孩子第一次摸兔子,笑得停不下来。”
• 视频要情绪化、生活化,而不是冰冷的房间展示。

民宿的竞争,不是比谁的房间更漂亮,而是比谁能把“好体验”放大成流量、转化成订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