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民宿主的困境:
旺季满房忙到飞起,淡季冷清得像包场。
但真相是:淡季并不是天灾,而是营销不对路。今天我就拆穿3个淡季爆单的“反转术”,都是实战经验

01.
别打折!做“场景化套餐”
打折只能吸来价格敏感客,留不住人,还拉低调性。
淡季要卖“体验”,而不是卖“床”。
比如:
- 冬季套餐 = 民宿 + 火锅晚餐 + 手工体验(烤红薯/扎染/陶艺)。
- 秋季套餐 = 民宿 + 周边小众徒步 + 采摘活动。
- 亲子套餐 = 民宿 + 亲子小课堂(种菜、喂小动物)。
让客人觉得:来这里住 ≠ 只是睡一晚,而是买一个故事、一段经历。
02.
制造“淡季的稀缺感”
旺季稀缺大家都懂,但淡季更需要。
操作方法:
- 每月只放出5套淡季特制房,限量供应。
- 打造“反差体验”:比如“冬日围炉煮茶季”,朋友圈一晒,秒变爆点。
记住一句话:不是没人要,而是你没制造“想要”的理由。
03.
小红书/朋友圈话题化营销
淡季内容不要再发空房和价格!那是最劝退的。
而是要借助话题场景:
- “工作日逃离城市的最佳去处”
- “比咖啡馆还治愈的周末居所”
- “我在××乡村住进了一段慢生活”
配图一定要抓住情绪瞬间:
- 雾气里的山景
- 一群朋友围炉喝茶
- 孩子在院子里追鸡跑
这些画面会天然带来传播力,比“空空的房间”更能勾起想象。
04.
用私域把淡季客变成复购客
大多数民宿主忽略了这点:
旺季来的客人,其实是你淡季最好的种子用户。
做法:
- 住宿后立刻拉群,赠送“下次淡季专享券”
- 定期分享民宿小故事、村庄趣事,保持粘性
- 让他们成为你的“二次消费 + 免费宣传员”

犀利总结:
- 打折 = 自毁品牌
- 套餐 = 卖体验
- 稀缺 = 制造欲望
- 话题 = 抓住传播力
- 私域 = 让旺季客撑起淡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