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陌上姜州”项目迎来“四川省·天府百姓大舞台(攀西片区)汇演活动

深圳乡建产业发展院

四川遇见花开文化发展有限公司

四川遇见花开品牌策划有限公司

◎ 公众号 / 视频号/ 小红书 / 微博:乡建产业院

2025四川省“天府百姓大舞台”攀西片区汇演在会东县举办:以文旅融合之笔绘就惠民新图景

9月29日,2025四川省“天府百姓大舞台”攀西片区汇演在会东县姜州镇建设村广场圆满落幕。作为四川省委、省政府2024年创新打造的省级文化惠民品牌,该活动始终坚守“为基层群众搭建自编自导自演舞台”的初心,此次更是汇聚攀枝花市、凉山州6个县市的基层“文化达人”,用最鲜活的群众文艺作品,续写“百姓演、百姓看、百姓乐”的惠民篇章。

整场汇演浸润着浓郁的攀西文化特色,从田间地头的农民到社区服务的干部,从临街商铺的店主到非遗技艺的传承人,普通群众真正站上C位,让“话筒交给群众、舞台交给群众”的理念落地生根,在深化攀西文旅融合的同时,将文化幸福感送到百姓心坎上。

夜幕盛宴:攀西风情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

当夜幕初垂,姜州镇建设村广场早已灯火如昼、人声鼎沸。随着融合金江鼓乐雄浑气势与蹢脚舞民族韵律的《盛世鼓舞》奏响,铿锵鼓点瞬间点燃全场热情,汇演正式拉开帷幕。

精彩节目轮番登场,每一幕都是攀西大地的生动缩影。西昌市安哈镇长板桥村带来的舞蹈《跳出幸福来》,以欢快节奏和朴实动作,将彝家儿女丰收时节的喜悦洒满舞台;会理市选送的歌伴舞《家乡的石榴红了》,婉转歌声搭配鲜红舞裙,勾勒出乡村振兴的甜蜜画卷;非遗之美与民族风情在此交相辉映,会东县的《云端上走来的高帽姑娘》,让彝族奥索布迪服饰的精致纹样在灯光下绽放光彩;攀枝花市的《傈僳・情》,用悠扬曲调与灵动舞姿传递傈僳族的淳朴风情。取材于姜州镇真实故事的情景剧《漫享姜州》,通过村民姜大勇一家从“种玉米”到“搞农旅”,建设乡村振兴示范户的历程,展现会东县农文旅融合发展给农村带来的蝶变。当尾声响起,全体演员与观众齐声高唱歌曲《我在会东等你来》。千人同调,声浪掀翻夜空,连舞台旁的石榴树都被“唱”得轻轻摇晃。

百姓主角:从“旁观者”到“主演”的文化觉醒

“这场汇演不仅是舞台,更是让乡亲们挺直腰杆的‘文化脊梁’。”会东县文化馆馆长鲁德军感慨道。在他看来,活动带来的价值远超一场演出:一方面,群众从“家门口”走上“省级舞台”,演非遗、颂家乡,“我的文化我主演”的模式唤醒了深层的归属感与自豪感;另一方面,攀枝花傈僳风情、西昌彝家歌舞与会东非遗同台竞技,成为一场“面对面”的文化交融盛会,让视野在交流中拓宽。更让他动容的是,舞台上的演员都是普通百姓——农民、店员、社区干部,却在聚光灯下绽放出不输专业演员的光芒;而会东姜州能承办这场高规格活动,更向攀西大地展现了会东的山水之美与人文之韵。

“能在家门口办这么大的活动,我打心底里自豪!”村民赵正会的话语里满是喜悦。她坦言,汇演不仅让姜州的名气更响,更带动了当地农产品的知名度,石榴也更好卖了,她热情邀约:“欢迎大家来姜州,尝香甜果子,看美丽风景!”

“太板扎了!”现场观众丁正恩的赞叹直白又热烈。他最难忘《盛世鼓舞》的震撼与《云端上走来的高帽姑娘》的亲切,“小时候见老人戴过的帽子,在舞台上看特别漂亮!”而全场齐唱的热闹场景更让他印象深刻,“嗓子都喊哑了,气氛好到没话说!”

文旅共生:一台汇演激活一方烟火

除了精彩的文艺汇演,当天还同步开展了一系列特色活动,让游客沉浸式感受会东魅力:“飨宴风味・食会东”田园松针宴,将乡土食材与传统宴席文化结合,带来舌尖上的会东;“云上村光・品会东”红石榴乡创市集,让特色农产品与手工艺品走出田间地头,成为游客争相选购的“会东名片”;凉山州书法家、画家“陌上姜州”采风创作活动,则让艺术笔触与田园风光对话,用笔墨定格姜州之美。多样活动与游客近距离互动,让田园风情与艺术气息碰撞出独特的浪漫,展现出不一样的会东。

未来可期:让“百姓舞台”成为幸福注脚

立足新起点,会东县将以本次汇演为契机,深入贯彻落实文化强国、旅游强国战略部署和省州工作要求,始终秉持“以文化人、以文惠民、以文兴业”,以更高站位、更大力度、更实举措,持续深化“文旅+百业”融合,加快推动“文艺汇演”向“文旅坐标”升级、“百姓舞台”向“旅游场景”拓展,真正让文化扎根基层沃土、赋能产业升级、带动消费跃升,实现文化繁荣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、互促共进,让“老百姓唱起来、跳起来、乐起来”成为基层文化生活的常态,不断提升群众的参与感、获得感与幸福感。

从田间地头到省级舞台,从“看节目”到“享生活”,这场“天府百姓大舞台”攀西片区汇演不仅是一场文艺盛会,更是一次基层文化自信的觉醒。当会东的石榴甜进游客心里,当傈僳的歌舞融入彝家的旋律,当普通村民的笑脸成为镜头焦点——我们看见,“以文化人、以文惠民”的种子,已在攀西大地生根发芽。